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规划

发布者:侯路路发布时间:2017-03-28浏览次数:11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项目规划


本项目规划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制定。

第一部分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

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二部分  建设目标

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基本实现以下九大目标:

信息化手段与技术在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改变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图书、实验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

初步实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互动,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对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用信息技术实施英语教学,基本解决大学本科毕业生英语听说问题;

大力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推进各种科技和有益健康的体育协会、俱乐部活动,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

建设一批教学团队,完善教授上讲台的政策机制;

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用于网络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

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改进评估手段和方法;

通过对口支援,为西部高校培养师资和教学管理干部,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第三部分  建设内容

质量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为主线,以建设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为重点,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强化实习、实践教学,形成可以推广应用的成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

质量工程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建设内容: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开发专业设置预测系统,建立专业设置预测数据库和预测数学模型,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委托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专业规范制订工作,建立适合于各自专业特点的、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选择80种工程、医学等专业进行专业认证与评估试点;遴选3000个专业点进行建设,引导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办出专业特色。

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建设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集成系统,建成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服务信息平台;编写出版一万种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本科和专科使用的高质量教材,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前期研究和编写工作,升级6套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和数字化学习港系统,建成网络教育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研制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统,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四、六级网上考试;建设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实现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课程的网上考试。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建设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进一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教育,引导高校形成加强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5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开发和使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资助15000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选择并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建设1000个教学团队,形成团队合作的教学机制,在培养中青年教师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通过引进和派出等方式培训一批双语教学的教师;评选、表彰400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激励和引导高水平教师上本专科学生课程。

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研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采集和统计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定期统计、分析和公布高校教学基本信息和数据。

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资助2240名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学习;资助540名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进行一年的学习锻炼,为西部高校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教学管理干部。

第四部分  项目方案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

(一)专业设置预测系统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对高等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基础数据的分析和人才市场需求的预测研究,形成各专业人才供需情况的报告,引导高等学校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养急需人才,为高校科学设置专业和国家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2.建设内容

建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的数据库,定期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变化趋势和供求状况,为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宏观建议。

在数据库建设的同时,跟踪研究世界主要国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变化趋势,研究建立科学的预测模型和方法,能够系统分析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而定期发布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设置建议,为高校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3.实施办法与步骤

由教育部委托有关单位设计开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状况的数据库软件系统,从事数据采集、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并进行专业设置的预测研究。2007年启动,完成数据库软件系统和专业设置预测系统的研发,2008年完成基本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开展专业设置的预测研究。以后每年更新相关信息,并适时发布专业设置及人才需求状况信息,形成专门的专业设置预测研究基地。

4.预期成果

建成较完善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数据库和预测模型;形成专业设置预测研究基地;2008年以后,每年发布人才培养状况及专业设置建议报告和人才需求预测及专业设置建议报告。

(二)专业规范与专业认证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和认证办法,特别是加快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医学人才,尽快改变我国培养的工程师、医师得不到国际认可的状况。

2.建设内容

针对每个实际设置的专业或专业群,建立适合于各自特点的具有指导性的专业规范,并与主要国家的专业标准进行对照,开展专业目录的研究。

积极开展专业认证(评估)试点工作,先期遴选80个左右的专业开展认证(评估),总结试点经验,形成总结报告。建立工程、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认证试行办法。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作用,结合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培育一批专业化的认证机构。

3.实施办法与步骤

以教育部现有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基础组织专家组,开展专业规范制订工作。2006年启动,2010年前完成所有专业的专业规范建设。

在专业认证机构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吸收宏观管理和专业领域专家、高校管理人员、企业或医院的执业人员等,设立专门的专业认证(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专业认证(评估)工作。2006年启动认证办法制订工作,选择4个工程专业进行专业认证试点;2007年开始每年选择20个左右专业进行专业认证(评估)试点。

由教育部牵头,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包括执业人员在内的专家进行专业认证。在认证过程中,逐步培育专业化的民间认证机构。

4.预期成果

研究拟订本科专业或专业群的指导性规范;完成80个试点专业认证办法的研制和认证(评估)工作。

(三)特色专业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引导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分类指导不同类型高校加强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2.建设内容

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从全国3万个专业点中,遴选3000个左右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

每个特色专业建设点要根据所在高校的总体定位,加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要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要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特色专业建设点分为两种类型遴选: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为2500个,选择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为500个,重点是依据国家需要,在优先发展、紧缺专门人才和艰苦行业中,选择相关若干专业领域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

3.实施办法与步骤

1)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按地方院校和中央部委院校分配名额,分开操作。

对于地方院校,综合各省市高等学校数、专业布点数、学生数等情况,下达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委托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由教育部、财政部统一发布并按年度提供建设经费。

对于中央部委院校,根据各学校的现有专业布点数等情况,下达各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各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并遴选出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专业点向教育部推荐。由教育部、财政部统一发布并按年度提供建设经费。

2)“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在本专科院校中共计建设500个。本科院校在2007年一次完成遴选,其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软件工程、植物生产类、金融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师范教育类等专业领域遴选400个左右。“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评审将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平公正,注重特色,择优资助”的原则进行。申报情况及评审结果将通过网络进行公示。高职高专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在2010年一次完成遴选。

4.预期成果

建成3000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在不同类型高校中合理布局的专业点;不同类型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实现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建成3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在此带动下形成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引导高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全国共享。

2.建设内容

国家精品课程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等6个方面;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上课录象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精品课程集成系统研究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精品课程资源中心。

3.实施办法与步骤

本项目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在全国各类高等学校中实施,本科课程以基础课或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主,适当增加量大面广的专业课,高职高专课程应体现高职高专的办学定位和教学特色。

2006年评审出360门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至2009年每年评审出65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评审出690门左右国家精品课程。采用学校先行建设、委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择优向教育部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对于评选产生的国家精品课程,将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严格管理。国家精品课程荣誉称号有效期为5年,在有效期内,有关高等学校和主讲教师要负责国家精品课程的免费开放和内容更新,教育部将对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的,取消荣誉称号。

委托有关单位承担国家精品课程集成系统研究项目,建立方便、高效、快捷、开放的共享服务平台,通过免费开放国家精品课程和教师培训的方式积极推广,使其发挥应有的示范辐射作用。

4.预期成果

本项目完成后,将建成3000门以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为主的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效果将通过三个方面来反映: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和评审情况、国家精品课程免费开放资源的访问数量、学校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的情况。

(二)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集中全国高等学校和有关出版社的力量,建成供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使用的一万种高质量教材,改变教材内容陈旧的现状,通过推广使用这些新教材,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2.建设内容

按照“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多样性、坚持新编与修订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组织建设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普通教育本科和专科使用的各种形式(纸质、电子等)的教材;加强对教材出版过程的监控、管理,评选精品教材向师生推荐;修改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改革英语教学模式,不断推进教学软件的优化升级和教材更新;做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研究与编写的组织管理,组织开展150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的前期调研和编写工作;组织开展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的研究工作,健全、完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

3.实施办法与步骤

制订《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教材规划选题》,通过有关出版社申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报批等程序,确定编著者;编著者按时编写出高质量教材。

2007年起对已开发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升级,并于2008年完成6套网络化教材的研制与升级工作。

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议后上报审定,供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使用。

4.预期成果

10000种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普通教育本科和专科使用的高质量教材;6套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系统和教材;150种左右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健全、完善的教材评审、评介和选用机制。

(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平台的建设,实现考试的安全、便捷和高效率。

2.建设内容

建设为全国网络教育共享用的资源管理系统和质量监管系统等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构建面向社会人员提供终身学习支持的服务体系,包括学习注册申请系统、学习支持服务呼叫系统、选课系统、学分累计系统等,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试点,为社会人员提供便捷的学习支持;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在西部高校建成120个数字化教室;建成网络教育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研制开发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系统,逐步实现大学英语四、六级网上考试;建设网络教育网上考试系统,实现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课程的网上考试。

3.实施办法与步骤

本项目通过评审或委托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各建设单位负责系统的建设任务,包括系统维护与资源更新。

各项建设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2006年开始建设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质量监管平台;

22006年至2010共建设60个示范性数字化学习中心;

32007年和2008年建设120个数字化教室。

42007年至2010年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示范”项目和网络教育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

52007年开始,建设网上考试系统研发与相关标准建设;

62006年开始建设网络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以及英语四、六级考试等6门课程网上考试题库。

4.预期成果

提供在校大学生能够享用已上网的优质教育资源;建成网络教育资源共享和质量监管平台;建成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成60个示范性数字化学习中心和120个数字化教室;建成网络教育用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建成网上考试系统和标准建设;建成6门课程试题库并实现网上考试。

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推进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快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和实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和师资建设,使实验教学的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学水平明显提高,为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示范经验。

2.建设内容

建设50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在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内容开放、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仪器设备开发和使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科学规范的制度。重点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技术方法,提高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比例,创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的实验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实施办法与步骤

采取学校先行建设、自主申请、委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的办法,按年度分批进行。2005年至2006年已建设84个,20072008年分别建设140个,2009年建设136个。2010年进行项目验收。

4.预期成果

验收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立若干套适应未来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规范,提炼总结2000个左右有特点和代表性的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在全国推广,为全国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2.建设内容

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共资助1500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

鼓励高等学校从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为学生配备导师,探索建立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的制度。在导师指导下,由学生或创新团队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实验方法、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撰写总结报告等,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3.实施办法与步骤

本计划的资助范围主要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和一部分有较强行业背景和特色的地方大学。计划采取学校申报、专家评审、教育部批准的方式选定参与学校,分2007年和2008年两个年度评审和批准参与学校。

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名额由我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分四个年度分配给参与学校。2007年和2008年,每年资助3000个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2009年和2010年,每年资助4500个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4.预期成果

累计资助15000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带动不少于45000名学生参与,带动更多的高等学校建立类似的校内制度,使更多的学生受益;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建设目的

本项目旨在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在教学理念、管理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在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需要。

2.建设内容

建设500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引导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全面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3.实施办法与步骤

本项目须在学校先期建设的基础上,由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项目从2007年启动分年度评审立项,到2010年完成全部计划。

4.预期成果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形成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资助大学生竞赛活动

1.建设目的

积极推动大学生参与校外学习、实践和创新,以各项竞赛为平台,激发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潜能,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院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建设内容

每年择优支持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

3.预期成果

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文化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

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一)教学团队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2.建设内容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在全国高校中建立1000个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中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3.实施办法与步骤

该项目采取学校先行建设,教育部组织评审、立项补助建设经费的方式进行。

2007年,研究确定教学团队所涉学科专业、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和教学团队名额分配方案,评审100个左右教学团队。20082010年,每年评审、资助300个左右教学团队,并加强对教学团队的评估。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带动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设校级、省级教学团队。

4.预期效果

使一大批高校中青年教师及其所教授的本科生直接受益,其他教师和学生通过对教学团队建设成果的资源共享而间接受益。探索教学团队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模式,为兄弟院校培训教师提供可推广、借鉴的示范性经验。

(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

2.建设内容

聘请国外教师、专家(包括退休科技人员)来华开展双语教学工作;资助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教学;选派国内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学成回国后从事双语教学推广工作;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先进教学方法,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3.实施办法与步骤

2007年,确定双语教学课程在师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与要求。从2007年至2010年,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每年将确定有关学科领域进行重点建设。

4.预期效果

建成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培养一批双语教学教师;探索出双语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聘请外国专家、学者授课,与国外相关高校、机构建立联系,为中外高校开展校际间教学领域交流合作提供更加广泛的渠道。

(三)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的评选与表彰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大力提倡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开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鼓励更多具有企业经历和行业影响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重要带头作用。

2.建设内容

2007年至2010年,每年评选、表彰100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教师,共计400名,颁发奖金和荣誉证书。

3.实施办法与步骤

依据各地本科教授数和高职高专专任教师数等因素,确定并下达候选人名额分配方案;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表彰人选并进行表彰。

4.预期效果

教育部将举行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并组织媒体进行宣传,激励、引导高水平教师为本、专科学生开设课程。

五、教学评估与教学状态基本数据公布

(一)完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引导高等学校建立起涵盖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环节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引领高等学校更新教育观念,科学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逐步建立起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建设内容

按照分类办学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研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加强对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的作用,构建科学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技术和方法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改革主要依靠组织评估专家入校实地考察和评估的做法,形成通过数据库了解信息与专家入校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评估机制。

3.实施办法与步骤

通过课题评审方式,选择研究基础和条件较好的高等学校承担不同类型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制定新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规划。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院校,按照不同的周期进行定期评估。

4.预期成果

基本确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定期评估制度;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完善评估机制、评估技术和方法。

(二)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加强国家对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的宏观监控;让社会及时了解高等学校的教学状态;促进高等学校加大教学投入,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为高等学校评估和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提供翔实、多维度的信息,及时发现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

2.建设内容

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采集和统计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定期统计、整理和分析高等学校教学基本信息和数据。

建立每年定期公布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制度。高校要加强教学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并将学校的教学状态数据及时上报给教育部。教育部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高等学校的生均教学经费、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图书资料、教学状况等数据,形成向社会发布的制度。

3.实施办法与步骤

以各高等学校教务处或相应机构为依托,加强各高等学校教学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各高等学校定期将本校的教学状态数据及时上报给教育部。

教育部委托有关单位研制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网络系统,采集和统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定期统计、整理和分析高等学校教学基本信息和数据。

2007年开始每年发布上一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并撰写年度分析报告。

4.预期成果

在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和网络系统建成后,运用网络、杂志、报纸、资料汇编等形式,定期公布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分析高等学校教学状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供高等学校参考。

六、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

(一)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提高

1.建设目的

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短期进修,切实加强受援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推动受援高校的本科教学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建设内容

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行半年以上的进修,通过辅助授课、开展教学研究等工作,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受援高校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3.实施办法与步骤

2007年开始,每年资助560人次教师,四年共计2240人次。

4.预期成果

通过资助受援高校教师到支援高校进修提高,四年内,使受援高校2000多人次到高水平大学学习深造,加强受援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受援高校本科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资助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锻炼

1.建设目的

本项目的实施,旨在强化受援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干部素质。推动受援高校的本科教学管理工作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建设内容

加强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受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在对口支援高校中采用干部交流制度或学习的方式,加强互相交流和学习,促进受援学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实施办法与步骤

2007年开始,实施教学管理干部对口交流工作,20072008年每年支持120名受援高校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段练,20092010年每年资助150人。

4.预期成果

通过资助受援高校教学管理干部到支援高校学习锻炼,为西部高校培养出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教学管理干部,使受援高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效果有明显的转变和提高。

第五部分  建设资金与组织管理

一、质量工程项目资金由中央财政专项支持。项目承担高校和单位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另发),负责经费使用和管理。

二、教育部、财政部制订《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另发),加强对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

三、各地方、部门和高校应筹措资金支持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鼓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部门和高校结合实际,在中央支持项目的基础上,给予配套支持或设立新的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