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

发布者:侯路路发布时间:2023-09-01浏览次数:16


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


历史沿革:为推进人才培养模的综合式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729号),中国海洋大学获批海洋生命科学与技术跨学科人才培养实验区。

实验区定位:实验区服务国家战略和科技前沿,以基础研究重大方向为引领,强化科教融汇和有组织人才培养,旨在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努力形成有利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影响和带动其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需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验区基本要求:

1)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突破旧有模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2)培养目标明确;

3)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具备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

5)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对本领域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6)以一定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建设单位进行建设,并具有两年以上的先期建设基础。

培养目标:本实验区培养具有坚实的海洋生物学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生物学尤其是海洋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生物资源的调查、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等从事海洋生物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成果转化,以及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的经营管理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力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开发、创业与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生命科学方面,特别是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海洋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学、微生物发酵工程、蛋白质化学、无线电电子学基础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了解生物技术、生态学、创业学、经营管理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3)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4)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最新动态、应用技术及其前景;

5)熟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科学方法;

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生物产业创业,生物产业的经营管理的能力。

支撑学科:一级学科:生物学(0710

标准学制:四年制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模式:实验区强化数理基础、促进学科交叉,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成才的特殊环境。

提供高平台保障。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向参与计划的学生开放。支持广泛的交叉学科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实践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开放的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

配备优秀教师队伍。成立专门委员会,提出咨询意见,进行学术把关。聘请相关领域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并邀请担任导师。

创新培养模式。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突出个性化培养。强化基础、分流培养。鼓励自主学习,参与科研项目训练。教学与科研交叉融合,产学研共建共享。

建立多元选拔机制。改革教学管理,实行班级管理与导师制相结合。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实行动态进出机制,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计划进行培养。